Sorry, your browser cannot access this site
This page requires browser support (enable) JavaScript
Learn more >

晓天的浮空岛

近期状态:刚做了作业

今天跟邹教授聊了,对于我来说是一大进步!我开始跟可能的导师交流了!尽管第一次交流的结果就如“滑铁卢”一般恐怖,但是邹老师的训诫是很有启发性的! 没有事先想好和了解好老师在做什么就贸然登门拜访,难怪邹老师会说我选导师就像“抽盲盒”一样。老师还发出了灵魂拷问:“当初来交大,也是跟‘抽盲盒’一样吗?”一下子就把我问到宕机了。 因为选择交大还真的有如抽盲盒一般,我的成绩能送我到哪里,我就去到哪里。这...

今天也是一个悠闲的日子,每当这种时候就想要写写日记,仿佛是要将一天没有耗尽的富余的精力再耗耗似的。 时间马上进入期末周了,我要怎么应对呢?理想中的自我:每天都背单词、复习课程笔记、做往年期末考试题;但当我这么想的时候,潜意识里我已经在设想另一种情况了:单词每天都想背但是每次都是背到一半就“心累”得很,背不下去;课程笔记到了考前三四天才开始看,根本不像设想中那么悠闲,而是到了开考前一秒才看完,...

锁定日记,仅好友可看哦!(快找我要密码)

清早起来,淹没我的是一种“有很多事情要做,但是却又不想做”的窒息感。明明知道作为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、做好科研,却无法做到专心致志……想做的事情很多,而且大多数都是学习以外的事情——兴趣爱好啦,各种对于自己来说新奇古怪的体验啦,每每想到这都会觉得有点惭愧,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做些这些“无用”的事情有些亏欠自己,似乎大学光会学习不行,光会玩也不行。 在食堂又思考了一下这几天都在考虑的那个...

来到交大,脑海里最常出现的一个念头,就是到外面去走走,去草坪和路灯下随便踩踩,甚至去草地上多躺躺……而出现这种念头的时间,常常是觉得内心有万般无法排解之头绪之时——就好似一个有志之人,在愤懑之时常常会做的那样……这只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设想罢了。 喜欢合唱,会想到要好好练习声乐;喜欢钢琴,有想法要勤勤恳恳练琴;热爱运动,计划着成为一位健身达人;对绘画感兴趣,总想着凭借自学和不断练习能创作出自己的...

今天是第五个军训日,晚上连队组织在教室观看《功勋》,李延年和于敏的故事,给我触动良多。 虽然知道电视剧里的情节半真半假,但是电视剧里的一些镜头所影射的真情实感还是让我热泪盈眶。就说于敏篇的一个镜头吧,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物质条件非常匮乏,京城居民都需要去挖野菜过活,于敏晚上就在和妻子想象美味的全聚德烤鸭,果木烤制、荷饼包裹、大葱点缀,虽然是于敏在“深夜放毒”,但是坐在荧幕前的我一想到今天的我...

注意:这是一篇日记提纲,只言片语,已不知当时具体想要展开说些什么。 受到影响的“学说” 记录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想法吧,真的很想写点什么东西,就算是废话也好。感觉这段时间有点像高三时,每天都活在同一个模式里,白天照规矩上课,下午在运动里寻开心……但也不是完全相同,感觉像罢了。 自己每天都会看看MC视频,看看毛毛,看看空间和Q群,以此为乐。看别人的生活多了,有时候会有正向的激励,但有时候也会...

我其实一开始就想在2021年度总结中写这一点,只是当时我还不太确定。但我现在觉得这也算是这一年学到的比较重要的一点吧,那就是要对自己负责——为自己的悲喜负责,为自己的言行负责,为自己的生活负责。为明天的自己收拾好行囊,不论是破破烂烂,还是整整齐齐,出发之时,无非自己。知己也好,同行也好,是这个舞台上的过客,是这个生命中的焰火。 爱好、厌恶,发自内心即是真。外界的声音、环境的影响,难以压抑真...

我也不清楚这样的一种状态是如何一种生活状态:前一天睡下前,先想好第二天要做些什么事,把时间划好,记在日程本上。第二天起来就可以悉数按计划完成任务。2021年,这样的生活模式我重复了一年了。一年的决心和定力,造就了一本薄但却内容充实的效率手册。然而,2022年伊始,当我翻开新的精心挑选的手册时,我却发现内心有很多疑惑: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太机械、太被动了?成年了,不是要尝试着“主动”去生活吗?我真...

锁定日记,仅好友可看哦!(快找我要密码)